search

我院副总工程师李宁波做客央视揭晓国家大剧院不结冰的奥秘

【报送单位】: | 2022-03-18  


字体: [大字中字小字] [打印] [关闭窗口]

让环绕国家大剧院的一个面积达35000平方米的露天大湖做到冬天不结冰,秘诀何在?

在CCTV-10《创新进行时》栏目3月11日播出的《不结冰的大剧院》中,市地勘院副总工程师、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李宁波对此给出了答案,并为大家介绍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。

图为李宁波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电视画面

众所周知,依靠传统的锅炉加热技术既污染环境又增加运行成本。

用太阳能呢?它也存在缺陷。

李宁波对此解释说:

太阳落山了,热量就没有了。同样,冬天最关键的因素是在晚上,所以它存在一个问题,就是稳定性差一些。

那么用什么方法能让国家大剧院的露天大湖拥有一池碧水呢?

一个令人疑惑的现象是,在一些地方,冬天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,即便没有安装任何加热设备,水井里的水也不会结冰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
李宁波道出其中的原因:

地下水和我们地层的温度,就是你所在的含水层的温度是密切相关的,在这底下,它的温度是恒定的。如果地表的平均温度大概是摄氏十四五度的话,底下的温度肯定是恒定的,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。

原来,土壤是有温度的,这种热量被称为“地热”。

李宁波对地热这种环保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做了详细介绍:

咱们说这个地热,温度是比较高的,都叫地热,这就是老百姓现在提到的地热能,只不过深度不同,它的温度不一样,那么按照正常情况向下打100米,就是咱们说的地温的百米梯度,是增加3摄氏度,这是世界范围内的平均水平。所以只要往下打,100米增加3摄氏度,200米就是6摄氏度。本身加上咱们地表的温度,像北京地表大概是15摄氏度左右,你打下去多深,这温度递增,所以只要往下打,就一定有地热。

就我们现在所讲的地热能,是指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,能够被人类开采利用的这一部分热能。我们把它叫作地热能。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,可能应用最广的是200米以内的浅层地热能。

那么,我们怎么能把这种能量从大地深处取出来呢?办法有了!一种提取大地热能的“神器”,被称为“地源热泵”。通过地源热泵技术,实现了国家大剧院这个面积达35000平方米的露天大湖冬天不结冰。

国家大剧院资料图

李宁波认为:它的温度不需要有多高,就是让它维持一个不结冰(状态),而且能够持续地保持一个温度,恒定又不结冰,保持景观。这个运行费用低,节能啊,还不用让环境,就是说水,还有一些其他可能污染环境的行为,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,这个(地源热泵技术)是比较合适的。

如今,北京大兴国际机场、北京城市副中心,以及雄安新区的很多工程都使用了地源热泵技术。其中,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取地源热泵技术,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.6万吨。

未来,我国对地热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场景将越来越丰富,实现绿色、低碳、高质量发展。

(源自: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,地热能资讯,地热加公号)

浏览量: